之前和大家讨论过,面对要低价的客户该怎样应对,今天想分享的案例是关于合作多次老客户,每次下单还要压价怎么办?
客户背景:
这个客户是在年初开发了一个客户,合作到现在陆续下了不少订单。但每次谈新单子他总要压价,每次都用同样的理由——说别家给的报价更低,咬定中国市场就是这个行情。
前几次我都给他让了点,最近四月底刚谈妥新价格,PI都发过去了,结果他拖着没签回。结果放假期间突然又来找我,说同行给的价格更低了,还埋怨我们不主动支持他,说别人都是直接报底价,只有我们每次都要他费劲压价才让步。现在做他的订单真是心累,价格压得根本没什么利润空间。
对于客户而言,每次下订单都要压价,可能是他的谈判手段,但是如果每次都在压价后让步,只会更加让客户觉得,这个产品的价格还可以更低,你的利润空间足够大。
那碰到像这种已经合作了但是每次下单还要压价的客户,可以怎样沟通应对?
麦子给大家分析6点沟通话术,中间具体的案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。
1. 关于价格差异,有些供应商可能在初次报价时给出特别优惠的价格,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调整生产标准的情况。
作为专业生产商,我们始终把XX产品的品质稳定性放在首位,这对维护市场口碑和保障您的长期利润空间才是最重要的。
2. 其实很多客户都和我们说过类似情况,每个供应商的报价策略不同。
我们的报价是根据订单量、工艺要求和付款方式综合核算的,像XX(可以说某个合作过的大采购商)这类对成本控制特别严格的客户也接受这个核算体系,说明价格设定是符合市场规律的。我们更注重通过稳定的品质和交期让您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。
3. 市场价格确实存在差异,但需要综合考量供应商的生产资质、品控能力和配合效率。我们提供的报价既考虑了产品本身价值,也包含了售后保障和快速响应这些隐性成本,建议您综合评估各项合作要素。
4. 如果您确实找到了性价比更高的供应商,我们可以理解商业选择。不过根据行业经验,建议重点关注3点:1)确认样品和大货的一致性标准,2)是在合同里明确质量违约责任,3)是首单最好安排专业验货。
5. 合作这段时间以来,我们始终秉持两个原则:一是报价透明没有隐藏成本,二是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。虽然价格不是最低的,但我们的响应速度和售后保障是经得起验证的。您之前反馈的XX问题,我们当时也是当天就给出了解决方案,对吗?
6. 关于低价风险,我之前有位合作客户的情况,可以给您参考下:他最初选择了比我们低15%的供应商,但后来发现产品规格不符合当地法规要求,最终不得不重新采购。
其实价格差异往往体现在材料标准、认证资质这些看不见的地方,建议您重点确认这些细节。
相信大家在开发客户的时候,多多少少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,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沟通解决方式,也欢迎留言交流~


如果您对麦穗获客想要有更多的详情了解,欢迎你的体验。